摘要
随着全球失眠发生率的不断攀升,传统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药食同源资源在睡眠改善领域的多靶点调控机制与应用前景,为睡眠医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一、引言:睡眠危机与药食同源的兴起
睡眠是健康之本,良好且充足的睡眠对于机体能量蓄积、大脑功能维护和人体免疫力改善至关重要。然而,当代社会正面临严重的睡眠危机,约三分之一全球人口受到失眠困扰。
传统安眠药物虽有效,但存在耐药性、依赖性和多种副作用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源自“药食同源”理论的天然食物和中药材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药食同源”资源因其安全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依赖性,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慢调理模式。
近年来的研究逐渐揭示这些天然资源通过多靶点、多途径调控睡眠的复杂机制,为睡眠医学带来了新的突破点。
二、药食同源改善睡眠的科学机制
2.1 GABA能系统调控
γ-氨基丁酸(GABA)是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睡眠调节中扮演关键角色。多项研究表明,多种药食同源资源通过调节GABA能系统发挥睡眠改善作用。药食同源中药其可通过激活GABAA受体显著延长睡眠时间。
2.2 神经内分泌调节
药食同源资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是其改善睡眠的重要途径,同时降低皮质醇浓度,从而恢复神经化学和激素平衡,从而稳定神经内分泌系统。
2.3 多元受体协同作用
研究表明,药食同源资源的特点在于能够协同作用于多个睡眠相关受体系统,能同时作用于褪黑素受体1A(MTNR1A)和腺苷A2A受体(ADORA2A),形成多受体协同促进睡眠的机制。这种多靶点作用模式与传统单靶点安眠药物形成鲜明对比,也可能是其副作用较小的原因之一。
2.4 肠-脑轴与神经免疫调节
最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脑轴在睡眠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药食同源组合使用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血清代谢物水平,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改善睡眠。
三、药食同源与传统医学的整体观
中医药理论对失眠的认识体现了典型的整体观念,认为失眠与阴阳失衡、营卫不和、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这种整体观与现代神经科学对睡眠调节的理解有着惊人的契合。传统复方用于治疗失眠、记忆减退和疲劳,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调理的特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些复方具有多模式神经保护作用,包括调节胆碱能信号和激活CREB/ERK信号通路。
四、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尽管药食同源资源在睡眠改善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1.研究模型传统:目前大多数研究仍依赖于传统动物模型,需要开发更先进的研究模型。
机制不明:多数药食同源资源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药代动力学数据缺乏:关于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知之甚少。
临床证据不足:现有研究多处于临床前阶段,精心设计的人体临床试验稀缺
未来研究应当注重多学科合作,整合现代神经科学、免疫学、药理学和肠道微生物学,深入解析药食同源资源的多靶点作用机制。同时,需要标准化临床研究protocol,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为药食同源资源的临床应用提供高级别证据支持。
五、结语
药食同源资源在睡眠改善领域的研究代表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完美融合。这些天然资源通过多靶点、多系统协调作用,为睡眠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药食同源理念有望为全球睡眠健康问题提供更安全、更自然、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引领睡眠医学走向个性化、整体化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Lee H, Kim S, Park J, et al. Standardized fenugreek seed extract alleviates menopausal sleep disturbances via GABAA, melatonin, and adenosine receptors in ovariectomized (OVX) rodents. Food Funct. 2025;In press. doi:10.1039/d5fo03393d
2.张芳铭, 郑慧, 郑淘, 等. 改善睡眠功能的食药资源及保健食品应用. 食品科学. 2024;41(23).
3.Kim G, Park S, Choi J, et al. Current utiliza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 herbal medicine Guibi-tang and its variants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a scoping review. Nutrients. 2025;17(21):3365. doi:10.3390/nu17213365
4.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ect of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resources for sleep improvement. Sci Total Environ. 2024;In press. doi:10.1016/j.scitotenv.2024.174098
5.Wang L, Zhang Y, Li S. Foods for sleep improvement: a review of the potential and mechanisms involved. Foods. 2025;14(7):1080. doi:10.3390/foods14071080
6.Liu R, Yang J, Zhang Y.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Ziziphi Spinosae Semen and Polygalae Radix in insomnia management: insights from gut microbiota and serum metabolomics techniques. J Ethnopharmacol. 2024;324:117788. doi:10.1016/j.jep.2024.117788
7.Effects of raw and wine-processed Schisandra chinensis on neuro-endocrine-immune network in insomnia mice and its mechanism. China Pharm. 2025;In press. doi:10.6039/j.issn.1001-0408.2023.05.03
8.Reyes R, Santos M, Lim M. Phytotherapeutic agents for insomnia: a scoping review on the 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evidence from animal models. J Herb Med.2025;100:700.doi:10.1016/j.hermed.2025.100700
黎怡生(久健本康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