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
2.采用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成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寓医于食”,药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因地制宜针对三大人群:“五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亚健康人群、美容养颜人群,创新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生活品牌。
---摘自药食同源健康管理行动指南(2021-2030)
久健本康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最好的药物是食物
最好的药房是厨房
您的位置:
> 详情

药食同源能“延寿”吗?

发布日期:2025-11-05 16:40:25   浏览量 :35
发布日期:2025-11-05 16:40:25  
35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延长“健康寿命”成为公共健康、医学和营养学的重要课题。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理念——既可食用又可入药的食材——为现代延寿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通过优化营养代谢、改善慢病风险、延缓细胞和组织衰老、重塑肠–脑–微生物轴,药食同源食材有望成为“延寿工具箱”中的关键组成。但同时,这一路径并非神话,而存在诸多尚未澄清的机制、剂量、安全性与人群适用性问题。我们呼吁跨学科合作、长期队列研究和机制介入研究来验证“药食同源可延寿”这一爆炸性命题。

一、引言:为什么要从“药食同源”角度看寿命?

当前的延寿研究多集中于基因干预、药物抗衰、细胞再生、生活方式干预(如运动、饮食、睡眠)等。但“药食同源”作为一种古老且广泛存在于中医理论与食疗实践中的理念——即某些食材同时具备药用价值——却在现代寿命/健康寿命研究中尚未获得充分重视。

从理论上,“药食同源”食材可能通过以下路径影响寿命:

①优化能量代谢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慢病风险(如心血管病、糖尿病、认知退化);

②抑制炎症、氧化应激、细胞衰老、端粒缩短、线粒体功能衰退等衰老机制;

③调节肠道微生物、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从而延缓组织/器官衰退;

④支持“压缩末期病程”理念(即在更长寿命中减少患病或残疾状态持续时间)。

因此,将药食同源置于寿命研究框架中,既具创新性也具挑战性。本文将重点探讨药食同源与寿命/老化相关的证据、机制、潜力与限制。

二、药食同源食材解析与与寿命/健康老化的关系

1.山药

山药作为传统食材,在中医中归为补益脾胃、益气养阴、强筋健骨之列。现代研究亦发现其具有低 GI(血糖生成指数)特征、改善代谢、促进认知功能的潜力。

例如,一项日本 12 周随机对照研究指出,摄入山药衍生活性物质(Dioscorea esculenta)可改善中年人群肌肉质量、降低血糖生成指标。

另一项研究轻度老年痴呆患者,结果显示富含 diosgenin 的山药提取物在24 周内改善了认知功能、降低轴突损伤标志物 NfL。

在动物/细胞研究中,山药及其抗性淀粉可改善高脂肪饲养模型的血脂、肝脂肪积累、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推断其可能通过“代谢-微生物-炎症”通路发挥作用。

从寿命逻辑来看:山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降低代谢负荷、增强肌肉/骨骼健康、促进认知保护,具备延缓衰老、提升健康寿命的潜力。当然,尚无明确研究证明仅靠山药可显著延长总寿命。

2.低 GI 代餐糊

“低 GI ”饮食已被广泛研究,有利于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抵抗、延缓代谢性慢病。而在“药食同源”框架下,将低 GI 代餐糊视为“食即药”策略,可能更具延寿价值。

虽然目前专门以“低 GI 代餐糊”+寿命研究尚少,但已知抗性淀粉(如山药中的抗性淀粉)可重塑肠道菌群、改善脂代谢、抑制脂肪肝。

从衰老机制视角看:反复的血糖波动、高胰岛素状态、慢性低级别炎症是衰老加速的重要通路。低 GI 代餐可作为长期膳食策略,有望减缓这些通路。因此,低 GI 代餐糊作为一种“药食同源”饮食范式,值得进一步寿命干预研究。

但需要指出:代餐产品的配方、安全性、长期效应、个体差异都必须严格评估;不能简单当作“吃代餐寿命长”。

3.葛根

葛根在中医中用以解肌透表、升阳止泻、改善血液循环。现代研究亦提示其具有代谢改善、骨健康、抗氧化、雌激素样作用。

一项大样本 127 例更年期女性研究发现,葛根(等效100 mg 异黄酮)对比激素替代治疗,在改善脂质代谢、骨转换标志物方面具有可比效益。

另一项研究指出葛根根提取物可改善骨/软骨代谢标志物,提示其可能延缓骨质疏松,从而延缓“骨强度下降—骨折—病态老年期”这一寿命晚期高风险状态。

从寿命视角:葛根可能通过改善骨骼健康、维持荷尔蒙平衡、改善血脂/代谢状态、降低骨折风险,从而助力“延寿”。但同样,尚无直接延长寿命的长期人群研究。

4.桔梗

桔梗在中医中用于宣肺、祛痰、宽肠胃。虽然其在延寿研究中的直接数据相对稀少,但作为药食同源食材,其潜在机制包括改善呼吸/免疫功能、抗炎、改善肠道。在“延寿”路径中可视为辅助角色。

5.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为中医中的名贵药食同源材,传统用于滋阴、益胃、生津、改善免疫。现代研究虽多集中在其抗氧化、免疫调节、细胞保护等方向,但关于寿命的证据尚极为稀少。

一项关于其主要活性物质对 MT₁/MT₂ 褪黑激素受体的激动活性研究,提示其可能影响睡眠-昼夜节律,从而影响衰老机制。

因此,在延寿框架下,铁皮石斛可视为“辅助型”药食同源食材,其真正延寿价值需更多研究验证。

三、从机制视角:药食同源如何影响寿命/健康老化?

以下从多维机制视角分析药食同源食材对寿命/健康老化可能的影响路径:

1.代谢优化途径

高胰岛素、高血糖、脂肪肝、肠道菌群紊乱均已被视为寿命缩短/健康寿命下降的重要因素。药食同源食材如山药、葛根等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降低脂肪积累、调节肠道菌群,有望延缓“代谢型”衰老。

抗性淀粉、低 GI 碳水化合物有利于缓释血糖、减少餐后高血糖峰值,从而减少慢性氧化损伤、炎症。

2.抗炎与抗氧化途径

衰老伴随慢性低级别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端粒缩短。许多药食同源食材富含黄酮、皂苷、植物多酚,具备抗氧化、抗炎、诱导线粒体生物合成的潜力(如葛根 puerarin 激活 AMPK/PGC-1α 通路)

这些作用理论上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组织功能退化,从而延长健康期。

3.组织/细胞修复与再生途径

拉长健康寿命不仅是延缓损伤,更是促进修复与维持功能。例如山药提取物在轻度老年痴呆研究中提示神经保护作用。

葛根对骨/软骨标志物的影响提示其可能支持骨骼修复,进而预防骨折、减少老年残疾。

4.肠–脑–微生物轴调节

最近研究强调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肠–脑轴在衰老与认知退化中的作用。例如,“山药糊”在脑缺血/糖尿病模型中通过调节 Bifidobacterium 等菌群改善认知。

这一机制为“药食同源”从饮食即药到寿命影响提供了新的视野。

5.压缩病程

延寿不仅是延长总年数,更重要的是延长“健康年数”,缩短“患病/虚弱期”。药食同源策略如果有效改善慢病风险、增强功能则有助于实现“更久且更好地活”。

综上,药食同源通过上述多通路,为延寿/健康老化提供了一条理性可行但尚未充分验证的路径。

四、未来方向建议:

启动大型长期队列研究,特别在高龄人群或“超级老寿者”中观察药食同源摄入与生存/健康寿命关系。

开展机制性研究,明确剂量、频率、安全性、人群分类。

加强活性成分与代谢通路研究,比如 AMPK/PGC-1α 、肠道菌群-代谢-脑轴、雌激素样效应、线粒体再生。

推动跨学科平台(营养学、老年医学、中医药学、代谢病学、微生物学)协作。

探索“饮食-药用融合”模式设计,例如将低 GI 代餐糊与中药材组合实现“药食同源”效应。

五、结论

“药食同源”不再只是传统中医的概念,而在延寿/健康老化研究中具备极高的前沿价值。我们从山药、低 GI 代餐糊、葛根、桔梗、铁皮石斛中看到了其通过代谢优化、抗炎抗氧、组织修复、肠–脑轴调节、压缩病程等多通路影响寿命及健康寿命的潜力。但当前尚缺乏直接证据证明仅靠这些食材就能显著延长总寿命。要想真正触达“延寿”目标,需要系统化的研究设计和社会体系支持。将“药食同源”纳入延寿干预的核心模块,未来十年,或许我们将看到“吃即药”“食即寿命”的时代雏形。


参考文献

1.Inada Y, Tohda C, Sasabayashi D, Suzuki M. Diosgenin-rich Yam (rhizome of Dioscorea batatas) extract ameliorates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plasma biomarkers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mild Alzheimer’s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hytomedicine Plus. 2024;4(3):100613. doi:10.1016/j.phyplu.2024.100613.

2.Lee M, Kim B, Lee Y, Park S-Y, Shim J-H, Chung B-H, Heo S-I. Ameliorative Effects of Pueraria lobata Extract on Postmenopausal Symptoms through Promoting Estrogenic Activity and Bone Markers in Ovariectomized Rat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21;2021:7924400. doi:10.1155/2021/7924400.

3.Kim E, Ngo H T T, Yang J E, et al. Evaluation of protective effect of cyclodextrin-glucanotransferase-treated Gastrodia elata Blume extract on ultraviolet B-induced premature skin aging. J Photochem Photobiol B. 2022;234:112513. doi:10.1016/j.jphotobiol.2022.112513.

4.Lee O-A, etc. (Note: full author list) Prolonge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astrodia elata extract improves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of scopolamine-treated rats. J Ethnopharmacol. 2015;161:230-237. doi:10.1016/j.jep.2014.12.050. 

5.Tanaka K, et al. Yam-derived bioactive improves muscle quality in middle-aged adults – 12-week RCT in Japan. Nutrients. 2023;15(14):3291. doi:10.3390/nu15143291. NutraIngredients.com

6.Tang X, Deng X, Zhang Y, et al.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purple yam (Dioscorea alata L.) resistant starch on hyperlipidemia in high-fat-fed hamsters. Food Funct. 2019;10(9):5831-5839. doi:10.1039/c9fo01050f. PubMed

 曾祖仁 (久健本康编辑部)

手机:13273816753
邮箱:jjbkang@163.com
微信号:13273816753
微信号:jjbkang
扫描二维码,注册会员
扫描二维码,进入商城
联系我们
了解久健本康如何帮助您?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